金秋時節(jié),沃野生金。本臺今天起推出“老家豐收了”專欄,多路記者走進廣袤原野,探“三秋”生產(chǎn),看瓜果飄香,觀魚蝦滿倉。今天上午,“中國農(nóng)民豐收節(jié)”大型融媒體直播活動聚焦河南,下面讓我們到南灣湖秋捕和長葛玉米測產(chǎn)現(xiàn)場去看看。
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攀:看到我手里的這條大胖頭魚了嗎?每年的9月份都是咱們信陽南灣魚豐收的季節(jié),今天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來感受一下咱們南灣漁民豐收的喜悅。
南灣湖面碧波蕩漾,從今天凌晨開始,當?shù)貪O民就開始撒網(wǎng)捕魚,一船一船的魚看得讓人欣喜,水庫活魚庫的負責人馬隊長告訴記者,像這樣一船魚大概有七八百條,花鰱居多。捕上來后漁民們立即進行分類,為了保持南灣湖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本著捕大放小的原則,把5斤以上的魚投放網(wǎng)箱準備上市,5斤以下的放回水庫。南灣湖水質清新,水域面積寬廣,餌料豐富,再加上當?shù)夭扇∪朔盘祓B(yǎng)的養(yǎng)殖模式,純天然純野生的南灣魚條條個大肥美。
記者:您估計這一條大概有多少斤啊?
信陽南灣水庫捕撈負責人 馬原野: 這一條大概有十五六斤吧。
記者:十五 六斤
信陽南灣水庫捕撈負責人 馬原野: 對,還不是最大的。
記者:不是最大的。
信陽南灣水庫捕撈負責人 馬原野: 對,還有更大的。
記者:剛剛其實我也嘗試著抱了一下這樣的,實在是抱不起來,咱們這個魚,我感覺勁兒也特別大,是不是跟咱們這個南灣湖整個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有關系?
信陽南灣水庫捕撈負責人 馬原野: 純天然純野生的,野性比較足,力氣比較大。
南灣魚的豐收旺季,也是專賣店最忙碌的時候,每天都有上百個訂單需要配送?;铘~就要現(xiàn)吃,捕撈上來的魚將配送到南灣魚專賣店,再第一時間送到預定的客戶手中,第一時間送達我們的餐桌。
河南光電大象新聞記者 丁雙:我現(xiàn)在所在的位置是許昌長葛的種業(yè)小鎮(zhèn),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一排排的玉米,其實我們今天講的不是豐收,而是在望,望一望能不能豐收。
記者口中的望一望能不能豐收,對于朱師傅來說可是個挑戰(zhàn),作為一名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的職業(yè)農(nóng)民,這萬畝玉米試驗田都是由他負責的,今天就要測產(chǎn)交卷了,他的心情是既激動又忐忑。
記者:朱師傅我看咱這個植株長得這么好,是不是也有什么新技術?
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朱偉嶺:對呀我們采用專用品種專用技術,密植高產(chǎn)。我給你量量你看看。
記者:這一二三四五六七,七株。
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朱偉嶺:對對一米種了7棵,一畝地就能種到5000-6000的密度。
記者:那咱往年是一米能種多少?
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朱偉嶺:一米4棵就大概往年就是4000-4500的密度
種植的密度大了,玉米的營養(yǎng)能跟得上嗎?朱師傅還有第二個新技能。
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朱偉嶺:我們現(xiàn)在現(xiàn)在采取的是滴水滴灌技術,然后水肥一體化,澆水3-5次再施肥3次,你看確保每棵玉米都籽粒飽滿。
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收割機和專家已經(jīng)就位了,大家經(jīng)過緊張的收割、清倉、裝袋、折算實際畝產(chǎn),最激動的人心的測產(chǎn)環(huán)節(jié)到了。
玉米專家 騰開瓊:實測0.6畝,折合每畝合2014斤,是近年來少有的高產(chǎn)品種之一,比常年的每畝要增產(chǎn)600斤到700斤左右。
記者:太好了恭喜朱師傅挑戰(zhàn)成功,那咱這個這么好的中國新的玉米品種,有沒有推廣給咱老百姓?
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朱偉嶺:明年大家放心種,今年在河北、山東、安徽進行了實驗示范。
記者:今年的豐收旺不旺,旺得怎么樣,咱們鄉(xiāng)親們一起給大家說一個答案。旺得怎么樣?
百姓:旺!